名画赏析:徐悲鸿《奔马图》
日期:2025-09-01 15:38:51 发布人:010487 浏览量:5
徐悲鸿的《奔马图》创作于1941年,纵326厘米,横112厘米,纸本水墨,现藏于宜兴徐悲鸿纪念馆。这幅作品早已超越了一般动物画的范畴,成为昂扬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时代风骨的象征。
徐悲鸿笔下的马,彻底打破了传统中国画中鞍马题材的程式化平衡。它们多以不羁的野马形态出现,骨相峥嵘,肌肉强健,充满蓬勃的生命力。画家融合了西方解剖学的精准与中国写意笔墨的酣畅,以大笔挥扫出马匹的躯干,又以铁线般的干笔勾勒出头颈、四肢等关键结构。墨色在浓淡干湿间极尽变化,仿佛马匹正破卷而出,挟带着风雷之势扑面而来。
尤为动人的是,这些奔马几乎从不配鞍鞯和缰绳。它们并非供人驱策的坐骑,而是自由与力量的绝对化身。或驰骋于荒原,或伫立于天地,姿态各异,但都目光灼灼,神情坚毅,仿佛正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,一匹匹奋蹄疾驰的骏马,正如徐悲鸿所题“山河百战归民主,铲尽崎岖大道平”那样,极大地鼓舞了国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志。
《奔马图》因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经典的图像之一。它不仅是徐悲鸿“尽精微,致广大”艺术理念的完美实践,更是一个时代激情的凝聚,将中国文人画托物言志的传统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壮阔境界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雕塑赏析: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》